潰瘍

農曆可真是個神奇的東西,一年的氣候好像都按節氣所決定。

韓國人末伏再吃完一碗人蔘雞湯,第二天就立馬進入秋天狀態。涼風吹來,晴空無雲,首爾最美麗的季節說開始,就開始。夏天,總算開始走入 2018 年的歷史。

我身體並不健壯,運動量也不高,對於飲食也沒甚麼節制,想吃就吃。但上蒼還算挺眷顧,我幾乎不生病。除了偶爾在換季的時候可能會有一兩天不礙事的小感冒,倒沒有甚麼其它病骨支離的印象。從小到大,家人都說我身體屬「熱底」,總是積逾過多的熱氣。我最愛犯的,就是口瘡。

我是個愛吃東西的人,而且吃得很快。可是差不多每隔幾個禮拜,就會「嘴破」一兩個洞,異常難受,自懂事以來就會這樣。醫生總是說身體缺乏維他命 B 群,但我絕對不是那種會乖乖吃藥的人。花錢買一堆保健藥物,不出一個禮拜就會忘了,懶了,算了。

結果,從來無法徹底根治。

對一個不能靠臉,只能靠嘴討生活的人來說,這無疑是一顆計時炸彈,畢竟我無從知道口腔內何時又再乾燥、脫屑、皸裂、糜爛。本來底子就肝氣鬱結,氣血不暢,一到夏天開著冷氣就得冒險睡。因為空氣變得乾燥,我常一覺醒來,舌頰或舌底,會突然出現潰瘍。而且一般需要一個禮拜才能痊癒。

在中國的時候,十個人當中有九個會讓我買西瓜霜來敷。破在唇邊的話,就算效力不強也還無所謂,至少可以把藥粉牢牢地粘在傷處,痛苦可以暫時減輕。

後來在檳城買到一種超小瓶裝,擠出來像精液一樣的藥水。我講真的,其稠度和色調幾乎一樣,但是味道是否類似,我還沒有經驗可以判斷。這藥水並不治療,只是給予傷口半個小時左右的麻痺。

潰瘍不像身體其它地方可以包紮,阻隔外來的刺激,只能晾著。因為是在口腔中,唾液會不斷把藥劑稀釋掉,一發作又得照鏡施藥。

能輕易看到的傷口容易處理,最討厭就是有時候會爛在齶部,手指摸得到,但藥品去不了的。除非是關係親密的,否則張大嘴巴找別人代勞又不好意思。

想想可能是老天要我每隔一段時間就檢視一下自己的言行,怕我過食致病,過言有失,讓我久不久患一點死不了的口疾。可是最近我發現,口腔潰爛對自己影響最大的地方並非工作上的不便,而是無法正常約會。

就像女性朋友們每個月總有幾天心情比較不好,我也每隔幾個禮拜會有幾天齜牙咧嘴的時候。用約會軟件交到新朋友,想約出來吃一頓飯的時候嘴巴有潰瘍,就慘了。

說話的時候稍微急躁,還難免有點口臭,又不能隨心所需吃好東西,怎麼出去見人啊?

上一篇下一篇

My New Stori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