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,我從來都不是一個虔誠的教徒。年少的時候,奶奶帶著我燒香拜佛,我也常丟杯筊,鋪胸納地求神明指示。姑姑帶著我到教堂去祈禱,我也曾經朝參暮禮地和上帝溝通。
但宗教似乎未在我的人生真正扮演過重要的角色。
2004 年發生印度洋大地震的時候,引發了高達 30 多公尺的海嘯,死亡和失蹤的人數最少達 29 萬。當時網上有人發起類似禱告會的活動,呼籲全球各地的有心人士,在幾點幾分,守住電腦共同集中信念,希望大自然讓拯救隊伍找到更多倖存者。
結果,當時在廈門的一個同事笑著說,這個太無厘頭。光傳輸信念就可以影響世界,聽起來太愚昧狂妄。我忘了後來自己給他甚麼樣的反應,但這件事情卻一直在我腦海揮之不去。
在我發了瘋一定要來韓國之前,根本不知道甚麼叫「吸引力法則」。直到我在 Facebook 上把心路歷程寫了出來,才從朋友驚呼 “Law of Attraction” 的留言中,認識這個概念。
我開始深入去理解這個「定律」。
接著,我的整個思維和價值觀都面臨了天翻地覆的改變。我開始認同,身邊的一切事物都是我們發出的能量所吸引過來的。我們每個人,都是宇宙間千絲萬縷的「連接」中環環相扣的一部份。
回頭看這幾年一路走過來的痕跡,是因為我想要來韓國,不能不來,我一定要來,也堅持相信我一定會來。在非來不可的渴望中,很努力地尋找一切和韓國有關的連接,因此可能性也一個接一個出現。
然後,我很仔細地去想像來到韓國以後,會通過雙眼看到的繁枝細節。完全憑空去感受周遭的味道、溫度、聲音,試圖把幻想當成事實一樣地相信著。或許,宇宙就會被我忽悠了,讓我心想事成了。
但是,我也始終認為「山重水複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」。所以秉持著就算來不了也死不了的心態,希望宇宙會引導我走向另一條更好的出路。
我把這個故事說了給很多人聽過,不經意間好像把自己給神化了。但我到了今天依然相信,我在奔往韓國的經驗中,碰見的皆非偶然,都是我去挖掘、人為構造出來的契機。
只是生活下來以後,我又開始慵懶了。當固定的上下班時間再度成為生活的唯一依據以後,我發現 2016 年以前得過且過的故態又復萌了。
我不知道當年有多少人守住電腦,刺激了大自然讓更多海嘯的受害者活下來。但我知道 2019 年,我要一段穩定的感情,要一個可以陪我看話劇、溜畫展、逛商場,可以一齊吃飯、散步、依靠的伴侶。
一切,先從想像開始。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