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能我也開始躍身變成別人的貴人,在 2018 年最後一天讓「金部長」登場後,他馬上就在新的一年裡告別了這個職稱,升晉為金局長了。
他迎來了 2019 年美好的開始,而我卻還看著 Facebook 上朋友們層見疊出的新年願望,在斟酌今年打算往哪方面繼續自欺欺人下去。
好,那我也去健身。
雖然從來都沒有把健身看得很重要,但是在韓國,大部份男性都服過兵役,受過軍事訓練而造就碩大魁梧的體格。就算年過半百的大叔,肚腩的普遍指數都明顯比馬來西亞低。
比較之下,難免慚愧。
我不要六塊腹肌,只要微凸的肚腩停止成長,只要手臂略為膨脹,只要儀容端莊,相信就會有人欣賞。可是說得輕鬆,就算是這簡單的幾點,執行起來卻是壓雪求油,煎水作冰。
首先,廣告公司的存在主要服務大小企業,主要做他們不懂或不肯的事情。所以他們準點下班,很多時候工作由我們夜勤代辦。我算不錯了,一個禮拜最起碼打一次羽毛球。好些同事帶好了運動要用的裝備,卻時常因為臨時無法按時放工而取消健身計劃。
再來,有個練就一身熊腰虎背的老同學說,健身不過佔了 30% 的努力而已。我們吃下甚麼就會變成甚麼,成功最關鍵的 70% 是飲食上的節制。
這就是死穴了。
韓國人本來就注重群體生活,還特別喜歡慰勞。因為畢竟不是本地人,還是寥寥無幾的馬來西亞代表,為了避免讓人產生「馬來西亞人都很孤僻都很排斥跟我們一齊吃飯」的觀念,我依然需要在午飯時間跟大隊一齊吃,培養同事間的感情。
更別忘了,韓國是原則上的肉食社會和米飯殺手。就算加班,最終吃進口的選擇權是平攤的。除非偶爾脫隊,否則幾乎不可能點到我要的沙律、清湯。
藉口是人生的敗筆。
既然 70% 的努力無法永遠由自己掌控,那我先鞏固其餘 30% 的毅力再說。成功人士常說時間是可以安排出來的,那我決定改變生活規律。提早一個小時起床、出門,爭取在公司邊上的健身房最少鍛鍊 40 分鐘,洗個痛快的熱水澡,再精神充沛地上班。
午餐逃避不了和諧的社會責任,我就狠下心腸多吃,把自己撐足,晚上的那一頓就努力自行克制。
然後發現邏輯不對。比起按時運動、定量少吃,身體最無法配合的居然是 7 點鐘起床!現在還是要命的零下寒冬,溫暖的厚棉被不斷誘使我繼續圍裹在裡面。
我繼續閉著眼睛但回想起那時候是怎麼堅持呼喚宇宙,最終來到韓國的?
可是當時比較年輕,現在比較老,不一樣。那不過是三年多以前的事情,年齡沒差多少啊!可是檳城不冷,現在寒風刺骨,睡多一會吧。
惡魔般的藉口不停首尾夾攻著我脆弱的意志。虧我還有臉說自己相信吸引力法則,連起床都成了挑戰。
看我能不能堅持兩週內每天 7 點起床,才好意思談健身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