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大學最少需要高中的畢業證明。而我還曾經唸過學院,完成了一個電腦科學課程,相等於大一的文憑。雖然已經是快 20 年前的事情,但當時累積的學分可以轉移。換句話說,我現在申請高麗網絡大學,可以直接跳讀大二,省卻一年。
文件發出去了。
學校打來表示,網上找不到我曾經在仰光路上過的英華美 (Informatics) 學院。自己一查,原來很多年前已經撤離,消聲匿跡。而且好像也沒甚麼名氣了,韓國的學校自然無法核對真偽。另外,鍾靈國中發出的畢業證書和 SPM 文憑也順勢成了對方的疑問,人之常情。
只要有馬來西亞當地教育部的證明和駐韓大使館的蓋章認可,申請就不成問題。聽學校這麼一說,心就踏實了。還有近一個月的時間報名才截止,我馬上行動應該綽綽有餘。
作為僑民協會的會長,我倒有點想利用關係抄一點捷徑,這並不違法。大使館有直屬教育部的學生輔導官,讓我趕快發一個正式郵件清楚交代需求,她會嘗試幫我直接聯繫相關人員。
我只需要從教育部獲得兩樣東西:
• 證明英華美學院曾經存在的函件
• 證明鍾靈國中和 SPM 屬國家教育體制
所以,這應該是兩張紙就可以搞定的問題。
三天後,教育部依然完全不回覆駐韓輔導官的郵件。沒關係,我可以直接打長途電話去催。可是教育部網頁上的 Hubungi Kami > Directori 由於網絡安全的考量,在韓國是瀏覽不了的。找不到直線,就接總台。
上午沒人接就中午再打,接著下午再打。我不知道總台的電話到底有沒有響過,反正一天下來完全沒有人接。
作為一個在馬來西亞成長的 40 歲大叔,我居然已經做好「一定不會有人接電話」的心理準備。我當時的確幻想著冠冕堂皇的教育部大廳,響徹樑欐的電話聲,但是所有的公務員都忙著喝拉茶。誰要是接我的電話,我就嫁給他。
駐韓輔導官同時也盡心盡力地幫我找到兩個郵箱,希望先開始有人類給我回應。結果,回郵給了我一個案件號碼,我總算找到兩個比較直接的電話了。第一個,宇宙爆炸了也沒有人接;第二個,終於聽到親切的聲音,說英華美和國中的部份要找兩個不同的部門。可以,只要有人回應,找 20 個部門我都樂意。
給了我另一個電話號碼。
我先把鍾靈國中的畢業文件,就是有學校地址、註冊號碼、清楚寫明 Sekolah Menengah Jenis Kebangsaan 字眼的幾張文件交了上去。
怕節外生枝,我是用馬來文書寫郵件的。
私人學院的部份,繼續打電話。我用了另外兩天的時間,再次證明馬來西亞教育部的電話 80% 不會有人接,但我並不為自己猜對而感到自豪。
還有點難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