應酬

我們公司每年都會儘量搞一些慰勞員工的全社聚會。年末會搞送年會,年初就搞個新年會。也不一定都有,反正就是看整體的營銷利潤。哪個季度的業績出色,就再另外搞一個部門級的小聚會,大家吃得好一點,玩得瘋一點。

韓劇裡頭出現那些把酒言歡的畫面都是真實的,只是應酬助興的笑容底下,有多少員工是真心酣暢淋漓,還是逢場作戲,就不得而知了。

我從前以為,一般老闆出錢帶我們出去吃飯玩樂,大家必定會夾道歡呼、倒屐而迎。但,事實並非如此。原來絕大部份的同事都不喜歡搞聚會,寧願做完事情就回家休息。

本來,難得包場消費一次,不管甘不甘願都應該是喜樂之事,但我還算經歷過一些留下深刻印象的小插曲。

有個已經跳槽去其它地方的同事在職的時候就出名不合群。每天上班總會遲到幾分鐘,午飯幾乎永遠自己一個人吃。個性其實一點都不孤僻,能說會道,感覺就是有點遠離塵俗,自命清高。

所以往往聚餐的時候,會是第一個大膽提出要先回家的。平常業績雖然沒有出類拔萃,但總能保盈守成,所以老闆也睜一隻眼,閉一隻眼,由得她繼續來去自如。但也可能因為是跟我一樣的次長級別,高不算高,低不算低,還是單身的女生,考量到回家路上的安全,比較敢向上司開口言退。

而當時有個住在首爾市外地區的社員級年輕男同事,過了晚上十一點交通就不方便,總是很勉強地撐到三更半夜,然後冒著冷風到處攔截計程車,但很多都不願意開到離首爾 20 公里以外的城南。

有一次,我和那位不愛合群的次長都可憐小弟弟回家太晚,決定一起裝醉,跟老闆要求失陪,拉小弟弟送我們。結果,我們兩個快四十的前輩走到了路口,他卻覺得不好意思,回去繼續陪酒划拳。第二天跟我們抱怨說,熬到了凌晨三點才回到家。韓國的企業文化把他教育成不敢怠慢,不敢拒絕應酬的下一代,不喜歡也忍氣吞聲地把私人時間賠上。

去年搬了新的辦公室,又一次全員到齊的聚餐。有同事吃飽了,趁大家都在唱歌跳舞的時候,連招呼都不打一個,就偷偷溜走。事後上司發現了,大發雷霆打電話叫他們掉頭回來。

不回來,就明天到公司收拾東西,退職處理。最後,幾個年輕的員工羞愧難當地跑回來,當場被訓斥得體無完膚。

公司的聚會不只是一個應酬的飯局,是好不容易大家可以聚在一起互相瞭解的機會。上司也儘量扮演好自己在餐桌上燮和調理的角色,不談業務,只說個人、家庭,希望大家增進私下的感情,掌握彼此的喜惡。一來希望大家學會融洽相處,二來培養現實韓國社會中待人接物的禮節。

我也不喜歡應酬,不喜歡拖著愛睏的身體去吃烤肉、喝燒酒,然後掏心掏肺把自己的喜怒哀樂都表現出來。

可是,一年就那麼幾次,犧牲一些宅在家裡的私人時間,也死不了的。所以,我總會像絕大部份韓國人一樣,狂吃,再假惺惺地陪酒。

然後,把委屈發洩在專欄裡就好啦。

上一篇下一篇

My New Stori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