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檳城的時候,工作需要我到處走動,無法依賴不靠譜的公共交通工具,必須有自家的車子代步。而在首爾,儘管公共交通系統非常發達,但嘗過了開車的甜頭後,現在一到週末我就會想要租一輛車子,開到郊外去看看風景。
但也只是想,因為租金太貴。
在韓國,用 SoCar 或 GreenCar 預約車子,大概一個小時 9000 韓元左右。出行半天用掉 8 小時的話,就是 260 令吉了。這還只是租金,里程還要另外計算,一般每公里約 170 韓元不等。
如果按檳威大橋兩頭 15 公里的基準測算,來回一趟就要多付 20 令吉,以此類推。因此要不是跟朋友出行去首爾周邊的小鎮玩,或者到 IKEA 購買大件物品為理由,我自然沒有大肆揮霍去租車的必要。
倒是最近秋風終於刮起,天氣非常涼爽,逐漸步入霜天紅葉的時節,同事間在餐桌上開始提及近來人氣急升的「車泊」。
舟附岸曰「泊」,也就是船隻停靠在港邊,韓文中也有夜晚投宿的引申意。大概去年開始就常聽人說起開車到郊外,停在一個舒適的地點,在車旁紮起簡單營地度過週末的樂趣。
畢竟 2020 年的全球難關還沒有跨過,越來越多人預測短期內都無法隨心所欲地旅遊,只好把躲在家裡的時間過好,大量減少和人群接觸的機會。能在網上執行的事情,都儘量用科技來完成;無法到海外去觀光,就試著在韓國境內尋找芳草萋萋、白雲悠悠之處,在野外享受淳樸閒靜的假日。
要達到這種目的,關鍵就是一輛用途多元的大車。除了可以自由穿山越嶺,還必須具備可以配合簡易帳篷或睡眠設備的條件。因此有個向來就很喜歡戶外活動,已婚,並有小孩和兩隻寵物狗的朋友說,如果他將來換車,會考慮買起碼 7 人座位的 SUV 型大車。
其中一個決定性的原因是,開長途去郊外露營的話,不是週末就是長假,跨市高速公路的繳費處就會擁擠。但只要車上載了 6 人或以上的乘客,就能直接使用巴士車道,大量節省通關的時間。
而且車身起碼 5 公尺長,所有的座椅都能讓人幾乎平躺。中間還有稍微寬闊的走道讓狗休息,晚上睡覺也比較舒服。那當然,在市區內跑動就偶爾要考慮地下停車場的高度。
我想起自己從前常來回檳城和吉隆坡兩座城市。但我不喜歡趕時間,比較愛沿途偷閒,到美羅吃一碗鴨麵,或者進怡保喝一杯白咖啡。因此,常在休憩站宿泊。
雖然沒有美景相伴,而且全天候都有很多人出入,我反而覺得特別安全。我一般行駛一兩個小時就小睡一會,有時夜間從吉隆坡出發後,找個人多的地方,直接就蓋起被單,稍微拉下車窗,怕冷氣中毒的時候,就開 USB 電風扇,花 10 個小時左右才回到家。
後來發現同一個地點,也有不少和我一樣車泊的旅者。
我當時是那種不捨得花錢,將就在車裡冒著蚊蟲撕咬或盜匪行兇的危險,湊合睡好精神繼續上路的賤貨。
但現在流行車泊的韓國人,是嚮往探索大自然,想暫時遠離煩囂的都市人。類似的體驗,但我的感受和心態,就很不一樣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