減俸

在肺炎疫情的陰霾下,我過去每每到海外旅行都非常喜歡搭乘的香港國泰航空公司,也開始面臨削減就業崗位的問題。看了這個新聞,除了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而覺得遺憾無奈之外,其實甚麼都做不了。

倒是兩三個月以前,我曾經跟小組內的兩個下屬談論過公司未來的展望。雖然不是單位的領導人,但也是整個組織的構成員之一,自然要學會為公司的經濟走向感到擔憂。

儘管平常只是奉令承教的角色,但每個員工的存在基本上都對公司發展潛力產生影響。特別是我們這種才 40 多人的中型企業,員工就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成本。

我當時讓她們做好思想準備。

因為今年的時局是始料未及的,沒有人會預測到各地接二連三的集體感染,導致疫情無法大幅度地受控,已經到了年底都貌似短期內還不會出現疫苗,業界內依然會是危如累卵的狀態。所以,公司可能會削減工資,也可能會裁員。

其中一個工作了三年的,一聽到扣薪,反應特別大,馬上就說寧願辭職,也不想苟留。畢竟她平常手頭上的工作,幾乎都是自己挑起大樑,而且還是韓國並不多見的英語人才。要一個有工作成就的人接受薪資的向下調整,自然會感到銜冤負屈。

偶爾在工作上受到委屈的時候,我會跟她們說,公司和客戶都只不過是我們生活的一部份,凡事不要太執著。他們都不是我們的家人,做得不開心隨時可以分道揚鑣。

但來到今天這樣尷尬的一個情勢,我希望她們可以認真地想想,公司要是真的做出這樣的安排,相必是已經到了力不能支的窘境。減薪可以是公司崩盤的第一個階段,但也可以是上頭希望大家共同度過這段時間,在一個員工都不能犧牲的前提下,讓大家都保住飯碗的作法。

況且,現在全世界整體的經濟受到前所未有的影響,幾乎所有產業都不招聘新人。因為薪俸的削減而寧願離職出走,未必是理智的想法。

我就沒有多餘值得考慮的餘地。很簡單,因為我還是個外國人,在韓國賴以居留的就是簽證,而且跟在職單位掛鈎。如果有天我遞上辭呈,就必須比韓國人更快找到新的工作。所以,我其實並不具備像她一樣可以不為四斗米折腰的骨氣。

稍微問了一下身邊的人,才發現其實打從五月起,就有不少人被迫降薪了。原來在大企業工作的一個朋友,從七月份開始,已經在公司簽署了同意書,願意在下半年裡,少領 10% 的月給。

對於一個賺 400 萬的人來說,就是少掉 1500 令吉的收入。按一頓飯 1 萬韓元的粗略預算,這筆錢在韓國也已經可以是一个人兩週內的饔飧所費。

如果像我一樣的單身人士或者吃住家裡的,還可以減衣縮食,照理不會在生活上造成太大的煩惱。但如果是已經組織家庭的,特別是男人,在韓國這樣一個女人婚後就留在家裡的社會,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考驗。

雖然減俸只是我的猜測,但我始終相信,任何團隊都應該齊心協力才能克服障礙。在這個邏輯面前,我其實還挺願意體恤大我的困境,暫時吃點小我的虧。

希望哪天要真發生了,我們團隊不至於四分五裂,形成陌路人。

上一篇下一篇

My New Stori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