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家一直以來作風都不會很傳統,不會很東方。比如說,在我成長的過程中,對「老年」培養出來的觀念,就相對很西方。姑姑有兩個孩子,都已經三十左右了,但她卻一直都沒有大部份東方人,特別是中國人、韓國人那種逼婚盡孝的想法。含飴弄孫是可遇不可求的夢想,畢竟生育不由得他們決定。
人的一生,應當由自己主宰。孩子長大後會有自己的生活和選擇,也就不會期望依賴他們來照顧自己風燭殘年時的起居飲食。總括來說,就算有孩子,我也不願意自己成為他們的負擔。
我在廈門的時候有一次去同事家作客。當時他母親大概六十歲吧,精神奕然,是個手腳很靈活的老人家。在別人家吃完飯,我一般不好意思拍拍屁股就走開,都會儘量幫忙收拾洗滌。但同事卻叫我擱下碗碟讓母親來,還開口囑咐老人家,說餐桌上哪裡哪裡還有不乾淨的地方要擦拭。
早已多次聽聞中國獨生子女政策下把孩子寵上天的事情,但當下還是覺得同事有點不應該。他看得出來我有點無所適從,才偷偷跟我說,他希望母親繼續對「活著」有新鮮感,有推動力。所以家裡的很多小事情,他都儘量讓母親繼續勞動,不讓她覺得自己沒用、沒貢獻。
那一次過後我開始很謹慎處理對老人家的看法。像姑姑從結婚開始就很努力和姑丈儲蓄錢,為的就是自己可以慢慢花,從沒想過要孩子供養。加上有受過高等教育,對保險、理財都有很好的認識,他們一直是我在生活上的典範。
我明年正式 40 歲,如果平安無事活下去,我或許還有 30 年的路要走。我也想找個伴,但我喜歡的喜歡別人,還沒遇到一個可以讓我願意遷就性格,附而就之的對象。自己保障自己的將來變得無比重要。
網上流傳過一篇老鷹重生的寓言故事,說牠們活到 40 年後爪子會開始老化,長喙會變得彎曲,翅膀無比沉重,因此無法正常覓食。不甘等死的話,就必須把喙敲碎,把指甲和羽毛拔掉,經歷 150 天的地獄磨煉和等待,繼而重生,延續另外 30 年的生命。
整個故事看起來相當勵志,卻也烘托出寒蟬淒切的情調。這頭老鷹跟我一樣孤獨,但對生活,比大叔還積極。
韓國職場的工作壓力接踵而來,我最近常帶著對明天蹀躞不下的心情,輾轉入眠。特別是身邊有朋友毫無預兆就倒下去世,更讓自己覺得生命無常。我唯一能做的,就是不辜負老天讓我重生的眷顧。
這陣子有專家說會使用的語言越多,越不會失智或太早退化,那我應該不會老人癡呆。但是突然暴斃呢?這點不好說,所以我把家門的鑰匙貼在辦公室的桌下,公司有好幾個比較親近的同事知道。萬一我沒來上班又不接電話,至少可以確定我沒死在家中。
老鷹的故事或許純屬虛構,不符大自然事實。但我是一個相信鬼神和奇蹟的人,希望自己繼續有用、有貢獻。除了繼續洗碗,繼續存錢,繼續約會,承受重生的痛苦和繼續生活之外,我會繼續買一張韓幣一千的樂透彩票。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