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白臉

上個禮拜,有個很多年沒見的廈門好朋友,趁中國國慶黃金週放假,第一次到韓國來玩,在我家打地鋪睡了幾天。

他平常對時裝稍有研究,對護膚品更是有很多親身使用的心得。走在大街上,一直留意路人的膚質和裝扮。

他說,韓國人的皮膚真的好白好白喔。

我猜可能是美白的產品用得多了吧。但說實話,我本身並不迷信美白產品。我自己是一個在赤道的陽光、沙灘、熱風中長大的人,從小都不對白皙的膚色有任何偏好。但在長大後,凡是遇到任何強調膚色的偏見,會感到莫名的厭惡。

唸書的時候,才算認識到有色人種的區分,才算真正接觸到主張白色人種優越於其他族裔的意識形態。生活在一個有很多機會涉足西方文化的環境,我卻從來都沒有覺得白種人比棕種人也好,黃種人也好,有比較好的基因。

但是更好的待遇,好像真的是偶爾存在的。

昨天晚上到一個韓國朋友的家去,一齊做飯一齊吃,從高樓看出去,欣賞在汝矣島位處漢江上的首爾國際煙花節。

席中有一位朋友是美國的法裔,自然就是「純正」的白種人了。但我們是很開明,可以嘲諷自己,玩笑間互相揶揄又不傷對方感受的人,所以偶爾會提到他生為白種人,我們生為黃種人的不同際遇。

韓國人自古就特別喜歡白色。很多年前第一次來韓國的時候,旅行團的導遊說韓國人自古就以「白衣民族」自稱。但原來對於「美」的定義,也同樣依戀白色,所以很早就注重以白色臉龐為基準的裝扮。

這一點在和西方人交流以前的朝鮮時代就出現,跟對白種人的盲目崇尚原來沒有任何關係。主要是因為韓國作為一個階級觀念深刻的社會,說得難聽一點,貴族和賤民最大的區別就是一個長時間都在室內活動,另一個雨淋日熾,長時間曝曬在外面耕種謀生,自然就比較黝黑了。

所以韓國人向來覺得生長得潔白如玉就是美好的,就是有身份、有修養的象徵。每個人都期望自己可以躋身美白行列,男女不拘。

就我過去三年的親身體驗,只有少數韓國人會留鬍子,非常少數。絕大部份我認識,就算和我擦身而過的路人,都是臉頰乾淨亮麗,完全凸顯膚如凝脂、嬌皮嫩肉的。

朝鮮時代有流傳下來,對美人的「三白」理念。就是手掌、皮膚,牙齒,這三個部位都要潔白無瑕,幾百年來到了今天依然追求玉指素婉、細腰雪膚。

在我的眼中,太不健康了。畢竟我還是北緯 5 度來的偽韓國人一名,依然無法理解像 BTS 那樣花一般美男的標準。

上一篇下一篇

My New Stori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