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事如神

我從小就很喜歡吃皮蛋。

在檳城的時候,五香滷肉永遠只點豆乾、魚丸、炸蝦和皮蛋,幾乎不吃主角。特別喜歡像半透明琥珀一樣的皮蛋。

小時候不理解是甚麽原理,導致一個正常的雞蛋變成深褐色的彈性固體,吃起來像果凍一樣晶瑩剔透。裡面的蛋黃還成了墨綠色,有溏心的話特別美味,吃起來有凝膠一般的酥感。

父親說這種別具一格的效果,是因為用馬尿泡製而成的。說實話,一個在丹絨武雅的菜園周邊度過童年,看過人用糞便給蔬菜灌溉施肥的小孩,自然毫不懷疑地相信了。

從此,我腦袋裡一直就有這樣一幅畫面:一個檜木製成的桶,裝滿剝了殼的雞蛋,浸泡在混濁的深黃色液體中,發出一股讓人嗆鼻窒息的「臭尿薟」。如果真是馬尿釀製而成,這個還真是名副其實的馬桶。

當然,皮蛋其實是一種含有鹼性化學物混合了石灰泥醃製而成的,馬尿的說法只是老一輩人的迷思。可能有些人覺得吃起來有難聞的騷味,所以胡亂捏造的說法。

廣東人有句俗話,把男生哭不說流眼淚,叫「流馬尿」。我問過身邊,包括香港的朋友,都沒有人知道這個說法的源頭。貌似最有道理的就是網上流傳的一個解釋,說從前烽鼓不息,很多男生被送到沙場上打仗,騎著馬匹往敵人衝,遍體鱗傷也不哭。

戰場上流的應該是血,否則就是馬的尿了,絕不會是眼淚。哇,讀起來盡是描繪性格強勢的大男人主義,把「流馬尿」貶為見不得光的行為,要男人硬撐,裝強悍。

畢竟,尿會讓人聯想到骯髒。看到沾滿大汗的衣服都不敵褲子上的一抹尿濕來得齷齪,叫人惡心。難怪英語中把人家惹怒了,有 piss off 這個辭彙,像一盆臊氣熏天的尿,灑在人身上,不氣死才怪。

可是韓國古代有一個故事,托了尿的福,才流傳下來。

話說大概 600 年前完成,記載了朝鮮半島上古代王朝軼事的《高麗史》一書,說高麗國的貞和王后原來叫康辰義,在她還是少女的時候,其姐姐某天晚上夢見在名為五冠山的頂上小便。那個尿,灑得滿山都是,淹沒了整個城市,何其壯觀。

年輕的辰義聽了很激動,送上自己很漂亮的綢緞衣服,要姐姐把這個夢賣給她。她後來遇到了微服出巡的王,當做是自己夢見的一樣,告訴了王。

王一聽,不得了。

這個女人上山小個便都可以滋潤了整個天下,肯定會為這個國家帶來萬物殷富的承平盛世,所以把她娶進了宮,封了王后。

要多有學問的人才會理解到,污穢不堪之物也有存在的價值。所以說在職場上能應付各種屎、尿、爛攤子,必定能從中悟出道理,提升自己,成大器。

貞和王后最厲害的一點,就是把別人的故事投資在自己身上,不羞愧地豐富自己的閱歷。在那個年代,大膽提倡購買版權的概念。

不管你服不服她的前衛思維,反正我服了。

上一篇下一篇

My New Stories